发布时间:2025-01-16 浏览量:0
关于我国的肥胖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调查数据,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人群已经超出总人数50%,儿童以及青少年也接近了20%,大约有6亿人处于肥胖阶段,这个数字在全球占据首位,我国毫无疑问的变成了全球肥胖人群最多的国家。
判定体重是否超标的BMI值
PART 01
BMI值(Body Mass Index)是目前世界上常用的体重指数,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人的BMI标准,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BMI值=体重数(kg)/身高(m)^2】。
另外建议大家在测量身高体重时,需要以净重、净高为准,不要穿着过多的衣物测量体重,以免结果出现误差。
肥胖影会响免疫系统功能?
PART 02
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不断有研究发现,肥胖不光带来组织器官的负担,对于免疫系统功能发挥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
肥胖对免疫健康的影响
肥胖的本质是脂肪的过度增加和分布异常,这会导致机体炎症反应的产生,促使肥胖个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出现异常,使得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或其他疾病。
肥胖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功能受损有关,肥胖可抑制T细胞受体的多样性,造成抗原呈递过程的异常,进而影响应对感染的有效反应。肥胖个体中记忆型CD8+T细胞的反应功能有所受损,无法有效应对流感病毒的感染,由此造成肺部病毒的积累,导致肺部病情的恶化。
在身体肥胖的情况下,血液和组织内部正常的免疫细胞族群和数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抗炎免疫环境演变为促炎环境,同时免疫细胞的分泌因子也会变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
肥胖增加13种不同癌症的风险
肥胖相关癌症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以及胰岛素和其他激素水平升高。肥胖会导致脂肪组织发生慢性炎症,从而增加患胆囊癌和肝癌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报告指出肥胖会增加患13种不同癌症的风险—多发性骨髓瘤、胰腺癌、脑膜瘤、绝经后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胆囊癌 、肝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肾癌。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这些与肥胖相关的癌症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存活率很低。
另外根据研究发现,肥胖者是流感的绝对易感人群,在新冠病毒感染早期患者分析数据中也发现,早期病患中危重症病人比例占15%,多为基础慢病患者,老年人及肥胖者。
肥胖人群如何提高免疫力
PART 02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合理膳食
食物种类要多样化,每日吃的食物要保证种类多样,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
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尤其是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非常重要。保证一日三餐、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使细胞免疫和体力免疫功能提高,增强身体的素质。
想要免疫健康,除了日常的保养,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生活方式及某些疾病状态。我们在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要保证免疫细胞的活性,我们可以选择将自身年轻有活力的免疫细胞提前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图 | 齐鲁细胞库
目前,您可以选择将健康的免疫细胞种子“保鲜”在5G智能全自动化深低温液氮储存库—齐鲁细胞库:
存储免疫细胞相当于为自己准备一支强大的“免疫后备军队”,等到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为这些存储下来的种子细胞,让自己以更饱满的姿态去捍卫健康。
图 | 齐鲁细胞形象代言人-影视明星王艳
“预留健康细胞,收获美好未来”。
齐鲁细胞愿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