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案例分享 | 79项研究验证:干细胞应对急性心梗效果亮眼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量:0



心脏,被誉为人体“发动机”的重要器官,负责着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角落。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心梗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梗的核心挑战—心肌细胞受损

PART 01

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350万,其中心肌梗塞及其并发症的患病人数约为250万,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攀升。

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核心挑战,是在于心脏特定区域因血流急剧阻断导致心肌细胞大量坏死,而心肌细胞自身再生能力有限,难以自然修复。


现有的传统治疗手段如药物干预、外科手术等虽能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逆转心肌损伤。面对现状,探索有效的心梗应对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干细胞技术因其独特的再生与修复能力,在应对心梗方向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更为心脏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79项研究验证:

干细胞应对急性心梗效果亮眼

PART 02

干细胞技术作为前沿探索,为心肌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2024年9月11日,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干细胞医学》上的研究综述,系统性地回顾了79项相关研究,涉及7,103名急性心肌梗死受试者的研究情况。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干细胞技术在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中长期影响

心脏功能的显著改善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干细胞应用研究的受试者在治疗后6个月至36个月的随访期间,心脏功能均展现出显著改善。特别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核心指标,在干细胞组中实现了持续增强。与未接受干细胞的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组受试者的LVEF在长达36个月的随访期内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接受间充质干细胞(MSC)应用研究的受试者,心脏功能恢复成效更为显著。


降低并发症风险

研究还探讨了干细胞技术在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风险方面的潜在益处。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梗死及脑卒中等严重心脏事件,是评估心脏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尽管部分研究显示干细胞技术在降低MACE风险方面的效果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总体趋势表明,干细胞组在12至36个月的随访期内,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干细胞技术在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降低长期并发症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案例分享

干细胞守护心脏健康方向案例

PART 03

自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关于干细胞修复心脏疾病的共识以来,干细胞治疗心梗的临床试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干细胞在一众研究中展示出积极向好的反馈,也让大众看到了干细胞在该方向的潜力。不仅如此,干细胞在一些心血管疾病方向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积极向好的研究结果反馈。


心力衰竭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曾报道了世界第一例接受干细胞技术的应对心脏病的临床试验。

一位65岁的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的受试者,2009年7月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心力衰竭病人


接受此项研究试验前,该位受试者几乎不能爬楼梯,而如今他可以自如地劈柴,在自己9英亩的庭院中清理掉落的树枝。他的“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一个指标)已经从治疗前的20%,提升到接受研究试验两年之后的40%(正常水平55%—70%)。


同期参与研究的14名受试者,也都展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平均射血分数从最初的30.3%提高到38.5%,一年后,他们心脏的疤痕组织也下降了30%。


非缺血性心肌病

非缺血性心肌相对于以冠心病为代表的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习惯于将非缺血心肌病简称为心肌病。心肌病起病常隐匿,发病年龄不一,远期预后差,是儿童及青年人群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有研究学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 )同样适用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应用。一项临床试验招募22 名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配静脉注射MSCs 或安慰剂,治疗后发现MSCs 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同时改善功能状态评分。



未来展望

PART 04

《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18期发表了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重点对自体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血管病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规范和促进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目前,有许多与干细胞技术在心脏疾病方向的临床试验项目,其中研究中应用的干细胞类型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细胞等,它们可以刺激受损心肌的修复和再生,被认为是心肌修复和再生领域的一种有前途的临床应用手段。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带来了新的方向。随着全球临床研究团队的不断探索与努力、研究的开展,未来将临床试验转化为临床实践是值得期待的,有望改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管理和整体预后。




【注】文章内容旨在科普细胞知识,进行学术交流分享,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心脏再生学组.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2022)[J].中华医学杂志,2023, 103(18):1376-1385.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217-00224.

[2] Abouzid M R, Ali K, Kamel I, et al. (November 29, 2023)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Cureus 15(11): e49645. doi:10.7759/cureus.49645

[3] Ranganath SH, Levy O, Inamdar MS, Karp JM. Harnessing the mesenchymal stem cell secretom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ell Stem Cell. 2012 Mar 2;10(3):244-58. doi: 10.1016/j.stem.2012.02.005. PMID: 22385653; PMCID: PMC3294273.

[4] Guo Y, Yu Y, Hu S, Chen Y, Shen Z.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ell Death Dis. 2020 May 11;11(5):349. doi: 10.1038/s41419-020-2542-9. PMID: 32393744; PMCID: PMC7214402.



关键词: 干细胞 细胞